求李叔同经典诗词

《送 别》【清】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早 秋》【清】李叔同
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著垂杨柳 。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
《春 游》【清】李叔同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
《悲 秋》【清】李叔同
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 。镜
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
《月 夜》【清】李叔同
纤云四卷银河净,梧叶萧疏摇月影;剪径凉风阵阵紧,暮鸦栖止未定 。
万里空明人意静,呀!是何处,敲彻玉磬,一声声清越度幽岭 。呀!是何处,
声相酬应,是孤雁寒砧并,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倚栏风冷 。
李叔同诗词(二)
《落 花》【清】李叔同
纷,纷,纷,纷,纷,纷……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
寂,寂,寂,寂,寂,寂……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
忆春风之日暝,芬菲菲以争妍;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 。
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
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
《月》【清】李叔同
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
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
《晚 钟》【清】李叔同
大地沉沉落日眠,平墟漠漠晚烟残;幽鸟不鸣暮色起,万籁俱寂丛林寒 。
浩荡飘风起天杪,摇曳钟声出尘表;緜緜灵响彻心弦,幻幻幽思凝冥杳 。
众生病苦谁持扶?尘网颠倒泥涂污,惟神愍恤敷大德,拯吾罪恶成正觉;
誓心稽首永皈依,瞑瞑入定陈虔祈 。倏忽光明烛太虚,云端彷佛天门破;
庄严七宝迷氤氲,瑶华翠羽垂缤纷 。浴灵光兮朝圣真,拜手承神恩!
仰天衢兮瞻慈云,忽现忽若隐 。钟声沈暮天,神恩永存在 。
神之恩,大无外!
《清凉歌》【清】李叔同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 。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 。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 。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清平乐·赠许幻园》【清】李叔同
城南小住 。情适闲居赋 。文采风流合倾慕 。闭户著书自足 。
【求李叔同经典诗词】阳春常驻山家 。金樽酒进胡麻 。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
李叔同诗词(三)
《和宋贞题城南草图原韵》【清】李叔同
门外风花各自春,空中楼阁画中身 。而今得结烟霞侣,休管人生幻与真 。
求李叔同经典诗词
《送 别》【清】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早 秋》【清】李叔同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著垂杨柳 。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
《春 游》【清】李叔同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 。
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
《悲 秋》【清】李叔同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 。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 。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 。
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
《月 夜》【清】李叔同纤云四卷银河净,梧叶萧疏摇月影;剪径凉风阵阵紧,暮鸦栖止未定 。
万里空明人意静,呀!是何处,敲彻玉磬,一声声清越度幽岭 。
呀!是何处,声相酬应,是孤雁寒砧并,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倚栏风冷 。
李叔同诗词(二)《落 花》【清】李叔同纷,纷,纷,纷,纷,纷……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 。
寂,寂,寂,寂,寂,寂……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
忆春风之日暝,芬菲菲以争妍;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 。
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
《月》【清】李叔同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晚 钟》【清】李叔同大地沉沉落日眠,平墟漠漠晚烟残;幽鸟不鸣暮色起,万籁俱寂丛林寒 。
浩荡飘风起天杪,摇曳钟声出尘表;緜緜灵响彻心弦,幻幻幽思凝冥杳 。
众生病苦谁持扶?尘网颠倒泥涂污,惟神愍恤敷大德,拯吾罪恶成正觉;誓心稽首永皈依,瞑瞑入定陈虔祈 。
倏忽光明烛太虚,云端彷佛天门破;庄严七宝迷氤氲,瑶华翠羽垂缤纷 。
浴灵光兮朝圣真,拜手承神恩!仰天衢兮瞻慈云,忽现忽若隐 。
钟声沈暮天,神恩永存在 。
神之恩,大无外!《清凉歌》【清】李叔同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 。
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 。
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 。
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清平乐·赠许幻园》【清】李叔同城南小住 。
情适闲居赋 。
文采风流合倾慕 。
闭户著书自足 。
阳春常驻山家 。
金樽酒进胡麻 。
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 。
李叔同诗词(三)《和宋贞题城南草图原韵》【清】李叔同门外风花各自春,空中楼阁画中身 。
而今得结烟霞侣,休管人生幻与真 。
李叔同《送别》诗全文
送别 词: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
诗文简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 《送别》,它的词作者正是李叔同,也是送别挚友许幻园的原创作品 。
表达李叔同对在上海“天涯五友”“金兰之交 ”友人分别时的情感,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 。
作者: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
扩展资料: 李叔同的文学作品: 他年轻时,即以才华横溢引起文坛瞩目 。
客居上海时,他将以往所作诗词手录为《诗钟汇编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传阅,后又结集《李庐诗钟》 。
出家前夕,他将清光绪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间的20多首诗词自成书卷 。
其中就有《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哀国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称道的佳作,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 。
出家前的五六年间,他还有30余首歌词问世 。
这些作品,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曾经风靡一时,有的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送别 (约翰·庞德·奥特威、李叔同创作歌曲) 百度百科-李叔同...
李叔同的诗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自哪首诗歌?全文是
出自《庄子·山木》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李叔同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
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
偈云释义: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
君子之间的交往如水一般纯净,不带杂质 。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
是说如果只看朋友交往的表面现象,好像看到了真实情况,实际上差得远了 。
问余何适,廓尔亡言 。
是说问我将到哪里去安身呢,前路广阔,我无言以对 。
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
但只见春满花开,皓月当空,一片宁静安详,那就是我的归处啊 。
《庄子·山木》原文:子桑户曰:"子独不闻假人之亡与?林回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 。
或曰:'为其布与?赤子而布寡矣;为 其累与?赤子而累多矣;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属也 。
'夫以利合者,迫穷祸患害相弃也 。
以天属者,迫穷祸患害收也 。
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 。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
" 《庄子·山木》原文译文:桑雽回答说:"你没有听说过那假国人的逃亡吗?林回舍弃了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 。
有人议论:'他是为了钱财吗?初生婴儿的价值太少太少了;他是为了怕拖累吗?初生婴儿的拖累太多太多了 。
舍弃价值千金的璧玉,背着婴儿就跑,为了什么呢?'林回说:'价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这个孩子跟我则是以天性相连 。
'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抛弃;以天性相连的,遇上困厄、灾祸、忧患与伤害就会相互包容 。
相互收容与相互抛弃差别也就太远了 。
而且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利断义绝 。
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
"...
李叔同的诗词
《送别》 弘一法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祖籍浙江·平湖),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 。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 。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 。
同时,他在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
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 。
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 。
《送别》以短短的一首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离别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国人送友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
《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在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画面;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 。
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顿悟出世的暗示 。
《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 。
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
中国古代诗歌大全
:《魏晋诗选》、《南朝诗选》、《汉代诗选》、《全唐诗浏览》、《唐宋名家词选》、《唐五代词选》、《唐诗三百首》、《宋诗一百首》、《千家诗》、《元代小令五十首》、《金元明清诗选》及《明清词选》 。
二、先秦部分:《先秦歌谣选》、《诗经·国风》、《诗经·大雅》、《诗经·小雅》、《诗经·颂》、《屈原全集》、《宋玉诗赋选》、《楚辞繁体精校本》、《诗经繁体精校本》及《乐府诗集》 。
三、秦汉部分: 《枚乘赋选》、《贾谊诗赋选》、《淮南小山赋选》、《司马相如诗选》、《王逸诗选》、《东方朔诗选》、《苏武李陵诗》、《王褒赋选》、《刘彻全集》、《班婕妤诗选》、《赵壹赋选》、《秦嘉全集》、《班彪赋选》、《班昭赋选》、《班固全集》、《扬雄赋选》、《张衡全集》、》《古诗十九首》、《蔡邕全集》、《蔡琰全集》、《祢衡赋选》及《孔融全集》 。
四、魏代部分: 《曹操全集》、《曹丕全集》、《曹植全集》、《曹叡全集》、《陈琳全集》、《刘桢全集》、《徐干全集》、《阮瑀全集》、《应璩全集》、《应玚全集》、《繁钦全集》、《王粲全集》、《嵇康全集》、《向秀赋选》及《阮籍全集》 。
五、晋代部分:《何邵全集》、《潘尼全集》、《潘岳全集》、《张翰全集》、《张华全集》、《张协全集》、《张载全集》、《傅玄全集》、《陆机全集》、《陆云全集》、《石崇全集》、《孙楚全集》、《左思全集》、《曹摅全集》、《陶渊明全集》、《郭璞全集》、《刘琨全集》、《卢谌全集》及《袁宏全集》 。
六、南北朝部分:《谢惠连全集》、《谢灵运全集》、《鲍照全集》、《谢朓全集》、《鲍令晖全集》、《孔稚珪全集》、《萧衍全集》、《江淹全集》、《沈约全集》、《范云全集》、《何逊全集》、《阴铿全集》、《徐陵全集》、《庾信全集》、《木兰辞》及《江总全集》 。
七、隋代部分:《薛道衡全集》八、唐代部分:《敦煌曲子词选》、《虞世南全集》、《上官仪全集》、《春江花月夜》、《王勃全集》、《卢照邻全集》、《杨炯全集》、《骆宾王全集》、《陈子昂全集》、《杜审言全集》、《沈佺期全集》、《宋之问全集》、《张说全集》、《张九龄全集》、《常建全集》、《储光羲全集》、《李颀全集》、《高适全集》、《岑参全集》、《王昌龄诗精选》、《王昌龄全集》、《孟浩然全集》、《王维诗精选》、《王维全集》、《李白诗精选》、《李白全集》、《杜甫诗精选》、《杜甫全集》、《刘长卿全集》、《韩愈全集》、《柳宗元全集》、《韦应物全集》、《寒山全集》、《拾得全集》、《顾况全集》、《李益全集》、《卢纶全集》、《钱起全集》、《王建全集》、《张籍全集》、《孟郊全集》、《元稹全集》、《白居易诗精选》、《白居易全集》、《刘禹锡全集》、《李贺全集》、《贾岛全集》、《许浑全集》、《李商隐诗精选》、《李商隐全集》、《杜牧诗精选》、《杜牧全集》、《薛涛全集》、《皮日休全集》、《陆龟蒙全集》、《杜荀鹤全集》、《罗隐全集》、《僧皎然全集》、《僧贯休全集》、《僧齐己全集》、《温庭筠词选》、《温庭筠词全集》、《温庭筠诗全集》、《韦庄词全集》及《韦庄诗全集》 。
九、五代部分: 《李珣词选》、《冯延巳词选》、《冯延巳词全集》及《李煜词全集》 。
十、宋辽金部分:《潘阆词全集》、《范仲淹词全集》、《苏舜钦诗选》、《欧阳修诗词选》、《欧阳修词全集》、《张先词全集》、《晏殊词选》、《晏殊词全集》、《晏几道词选》、《晏几道词全集》、《柳永词全集》、《王安石诗词选》、《王安石词全集》、《王安石诗全集》、《苏轼诗词选》、《苏轼词全集》、《苏轼诗全集》、《黄庭坚诗词选》、《黄庭坚诗全集》、《黄庭坚词全集》、《秦观词选》、《秦观词全集》、《陈师道词全集》、《李之仪词全集》、《张耒词全集》、《晁补之词全集》、《贺铸词选》、《贺铸词全集》、《陈与义诗全集》、《陈与义词全集》、《吕本中词全集》、《毛滂词全集》、《周邦彦词选》、《周邦彦词全集》、《李纲词全集》、《朱敦儒词选》、《朱敦儒词全集》、《李清照词全集》、《朱淑真词选》、《舒亶词全集》、《韩元吉词全集》、《胡铨词全集》、《叶梦得词全集》、《张元干词全集》、《张孝祥词选》、《张孝祥词全集》、《范成大词全集》、《陆游诗全集》、《陆游诗词选》、《陆游词全集》、《杨万里词全集》、《陈亮词全集》、《辛弃疾词选》、《辛弃疾词全集》、《刘过词全集》、《姜夔词选》、《姜夔词全集》、《吴文英词选》、《史达祖词全集》、《刘克庄词全集》、《元好问诗词选》、《蒋捷词全集》、《文天祥诗全集》、《文天祥诗词选》、《王沂孙词全集》、《刘辰翁词全集》、《吴激词选》、《蔡松年词选》、《段克己词选》及《戴复古词全集》 。
十一、元代部分:《萨都剌诗词选》、《刘因诗选》、《关汉卿散曲选》、《关汉卿杂剧选》、《狄君厚杂剧选》、《范康杂剧选》、《高文秀杂剧选》、《金仁杰杂剧选》、《宫天挺杂剧选》、《孔文卿杂剧选》、《王实甫杂剧选》、《白朴词曲选》、...
求《送别李叔同》古诗注音版 。
《sòng bié 》lǐ shū tóng zhǎng tíng wài ,gǔ dào biān ,fāng cǎo bì lián tiān ,wǎn fēng fú liǔ dí shēng cán ,xī yáng shān wài shān。
tiān zhī yá ,dì zhī jiǎo ,zhī jiāo bàn líng luò ,rén shēng nán dé shì huān jù ,wéi yǒu bié lí duō。
zhǎng tíng wài ,gǔ dào biān ,fāng cǎo bì lián tiān ,wèn jun1 cǐ qù jǐ shí hái ,lái shí mò pái huái。
tiān zhī yá ,dì zhī jiǎo ,zhī jiāo bàn líng luò ,yī hú zhuó sǎ jìn yú huān ,jīn xiāo bié mèng hán。
一、原文 《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二、写作背景为送别朋友而赋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母题 。
送别诗,是唐诗宋词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李白《送友人》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送元二使安西》);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芙蓉楼送辛渐》)都是送别诗中千古流传的名句 。
至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与李叔同的《送别》,有许多的相通之处 。
《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 。
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
三、作者简介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 。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
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
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 。
李叔同的《送别》,这个词写的什么水平
《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 李叔同《送别》 会唱歌的中国人,多数都会唱李叔同这首《送别》 。
191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 。
它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 。
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 。
同时,一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 。
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 。
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特点:一是用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 。
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
为送别朋友而赋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基本母题 。
送别诗,是唐诗宋词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李白《送友人》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送元二使安西》)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芙蓉楼送辛渐》)都是送别诗中千古流传的名句 。
至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与李叔同的《送别》,有许多的相通之处 。
《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 。
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 。
但《送别》以短短的一首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的离别“集体无意识” 。
所以,《送别》也就成为中国人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
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实有其人 。
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目前的材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 。
在我看来,《送别》并不是为具体的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 。
《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具象情景;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 。
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出世顿悟的暗示 。
概言之,《送别》实际上是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 。
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
希望能帮到你 。
李叔同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早秋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著垂杨柳 。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春游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
悲秋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 。
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 。
镜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
月夜纤云四卷银河净,梧叶萧疏摇月影;剪径凉风阵阵紧,暮鸦栖止未定 。
万里空明人意静,呀!是何处,敲彻玉磬,一声声清越度幽岭呀!是何处,声相酬应,是孤雁寒砧并,想此时此际,幽人应独醒,倚栏风冷 。
落花纷,纷,纷,纷,纷,纷,...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寂,寂,寂,寂,寂,寂,...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 。
忆春风之日暝,芬菲菲以争妍;既乘荣以发秀,倏节易而时迁 。
春残,览落红之辞枝兮,伤花事其阑珊;已矣!春秋其代序以递嬗兮,俯念迟暮 。
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兮,泉壤兴衰;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
月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虚渺无极,圣洁神秘,灵光常仰望!清凉歌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 。
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 。
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 。
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