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吴起怎么死的,吴起在魏国多少年

魏国猛将吴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吴起是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的名将 , 在历史上和孙武并称孙吴 , 是兵家两位集大成者之一;战国初期魏文侯之所以能傲视群雄成就霸业 , 吴起功不可没 , 正是在吴起的连番打击之下 , 秦国丧失了整个河西之地 , 战略空间急剧缩小 , 被压迫在洛水以西动弹不得 , 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5万新军大破秦军五十万更是让秦国雪上加霜 。
不过其后吴起在巅峰时期却突然弃魏奔楚 , 使得魏国失去了一位天才的统帅 ,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对吴起出走的原因交代得很清楚 , 简单点说就是吴起热衷于功名 , 魏国国相公叔痤害怕吴起和他争位 , 于是设计陷害和排挤了吴起 , 使得魏武侯不再重用吴起 , 吴起无奈之下只能离开魏国前往楚国 , 那么战功赫赫的吴起 , 为何却被逼远走楚国?公叔痤:不能全怪我 , 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简单 , 我们就此分析一下 。
魏文侯在称霸的同时 , 国内两股势力的争斗也随之悄然而起 , 这就是鬼谷学派和西河学派之争 , 其中鬼谷学派以平民出身之人为主 , 比如魏文侯前期深受重用的李悝、吴起、乐羊和西门豹等人就是出自鬼谷学派 , 而西河学派则由孔子弟子子夏在魏国夺取河西之地并设立西河郡后来此讲学而创立 , 他的弟子众多 , 其中公羊高、谷梁赤和段干木等人为其中翘楚 , 甚至魏文侯也拜子夏为师 。
子夏虽是孔子弟子 , 但是他的思想和传统的儒家思想有所不同 , 在主张恪守礼义的同时 , 西河学派还融合了法家的权谋之术 , 它的核心思想是经世济用和忠于君王 。魏文侯前期用人只重能力不重出身 , 所以平民出身的李悝、吴起、乐羊等人纷纷受到重用 , 可以说鬼谷学派成就了魏文侯的霸业 , 但是等到霸业初成 , 西河学派的思想却极大地迎合了魏文侯的统治需求 , 如此一来 , 魏国国内两种思想的碰撞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
和鬼谷学派吸引平民不同 , 西河学派注重出身 , 为魏国培养了一大批公卿贵族出身的人才 , 其中以公叔痤和公子卬为代表人物 , 在魏文侯和魏武侯的扶持下西河学派出身的人才逐渐在魏国占据了上风 , 反观鬼谷学派 , 随着李悝、乐羊、翟璜等人的去世 , 吴起一人独木难支 , 在和西河学派的争斗中处于下风并逐渐衰弱了下去 。
对于魏文侯和魏武侯这样的上位者而言 , 争霸和打天下自然要靠鬼谷学派 , 但是稳固统治却是西河学派更符合自身的利益 , 何况鬼谷学派大部分都是来自魏国之外的人才 , 而西河学派培养的却是出身于魏国的人才 , 自然更能得到重用 。
所以公叔痤的陷害和排挤只是诱因而已 , 没有公叔痤还会有别人一样会排挤吴起 , 吴起被逼远走楚国的真正原因在于鬼谷学派在魏国的式微和没落 , 只要这样的局面不改变 , 不再得势的吴起离开魏国其实是早晚的事 。
西河学派在魏国全面占据上风 , 对魏国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 自此魏国朝堂平民出身的人很难再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吴起弃魏奔楚也是魏国人才流失的开始 , 魏惠王时期的公孙衍和张仪纷纷步其后尘 , 这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了战国的格局 , 如果吴起仍受重用 , 秦国将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公孙衍、张仪等人如能在魏国一展抱负 , 秦国又何谈崛起!
【魏国吴起怎么死的,吴起在魏国多少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