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高楼”的诗句有哪些

1 , 《西北有高楼》两汉 佚名
西北有高楼 , 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 , 阿阁三重阶 。
译文: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 , 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著花纹的木条 , 交错成绮文的窗格 , 四周是高翘的阁檐 , 阶梯有层叠三重 。
2 ,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宋代 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 , 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 , 多少亲朋尽白头 。
译文: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 , 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 。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 , 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
3 , 《白帝城最高楼》唐代 杜甫
城尖径昃旌旆愁 , 独立缥缈之飞楼 。峡坼云霾龙虎卧 , 江清日抱鼋鼍游 。
译文:尖峭的山城 , 崎岖的小路 , 以及插在城头的旌旗都暗自发愁 。就在这样的地方 , 孤孤单单、若隐若现地耸立着一座飞腾的高楼 。云霾隔断连绵的山峡 , 群山如同龙虎在静卧;阳光映照着清澈的江水 , 波光好像鼋鼍在浮游 。
4 , 《登楼》唐代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 ,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 玉垒浮云变古今 。
译文: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从古到今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 。
5、《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 , 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 , 觉来双泪垂 。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 , 还如一梦中 。
译文
人生的愁恨怎能免得了?只有我伤心不已悲情无限!我梦见自己重回故国 , 一觉醒来双泪垂落 。
有谁与我同登高楼?我永远记得一个晴朗的秋天 , 在高楼眺望 。往事已经成空 , 就仿佛在梦中一般 。
登上高楼赞叹气势的诗句 最著名的就是这首了吧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层云 , 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还有
楚塞三湘接 , 荆门九派通 。
江流天地外 , 山色有无中 。
郡邑浮前浦 , 波澜动远空 。
襄阳好风日 , 留醉与山翁 。
昔闻洞庭水 , 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 , 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 , 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 , 凭轩涕泗流 。
流远荆门外 , 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 , 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
描写高楼的诗句 《拟西北有高楼诗》
高楼一何峻 。迢迢峻而安 。
绮窗出尘冥 。飞陛蹑云端 。
佳人抚琴瑟 。纤手清且闲 。
芳气随风结 。哀响馥若兰 。
玉容谁能顾 。倾城在一弹 。
伫立望日昃 。踯躅再三叹 。
不怨伫立久 。但愿歌者欢 。
思驾归鸿羽 。比翼双飞翰 。
西北有高楼 , 
何人独自愁
问君何所忆
君笑月悠悠
高楼目尽欲黄昏 , 梧桐叶上萧萧雨 。
万丈高楼古诗词 高楼
作者:于武陵
远天明月出 , 照此谁家楼 。
上有罗衣裳 , 凉风吹不休 。
明月照高楼 , 流光正徘徊 。
三国·魏·曹植《七哀诗》 。流光:指月光 , 清光似水 , 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徘徊:回旋荡漾 。这两句大意是:皎洁的月亮照在高楼上 , 溶溶如水的月光正在回旋荡漾 。诗句所描写的是一个凄清的夜晚 , 冷月寒光 , 徘徊徜徉 , 烘托了少妇对月怀人 , 孤独寂寞的婉转愁思 , 古人以为这是建安绝唱 。这两句诗可用来描写月光 , 也可用以引出对月怀人的思绪 , “徘徊”两字既形容月色荡漾 , 也喻指愁思萦绕 。
三国文学家 曹植 《七哀诗》
噩耗传来:“万丈高楼一脚蹬空” 高楼名言评书表演艺术大师 单田芳
城上高楼接大荒 , 海天愁思正茫茫 。
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太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 。这两句大意是:登上高高的柳州城楼放眼远望 , 只见周围是荒野一片 , 茫茫无边;满腹的愁思仿佛辽阔无边的海天一样 , 没有尽头 , 本诗抒发了作者登楼远望 , 怀念挚友的殷切而又凄凉的心情 。此二句写诗人登上高楼眺望 , 无尽的愁思涌上心头 。荒远、凄凉的景色与愤懑、感伤的感情交织、融合在一起 , 充溢于上下天地之间 , 造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
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高楼晓见一花开 , 便觉春光四面来 。
唐·令孤楚《游春词》 。这两句大意是:清早登上高楼 , 看到一朵绽开的鲜花 , 虽然只是一朵 , 也觉得春光已经从四面八方回到了人间 。原诗为:“~ 。暖日晴云知次第 , 东风不用更相催 。”此二句写诗人登楼远望 , 一朵早开的鲜花忽然飞入眼帘;刹那间 , 诗人觉得春光从四面八方涌来 , 宇宙天地都充满了盎然春意 。诗作通过联想和夸张表现出一种青春活力 , 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 。可用于抒发对春光的赞美及对春归的喜悦之情 。
唐代诗人 令孤楚 《游春词》
迢递高城百尺楼 , 绿杨枝外尽汀洲 。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安定城:故城在今甘肃泾州县北 。迢(tiáo条)递:高峻的样子 。汀:水边的平地 。洲:水中的陆地 。这两句大意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 , 远处的绿杨树及绿杨外的洲渚眼底尽收 。此二句写安定城楼之高及登上高楼所见的景色 , 既壮观 , 又秀美 , 反映了作者的开阔胸襟 。描写水边高楼可以借鉴 。
唐代诗人 李商隐 《安定城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关于高楼的名言
唐·杜甫《登楼》 。万方多难:指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种种灾难 。这两句大意是:在狼烟四起、战争连绵的春天我来到这里 , 登上高楼 , 看到繁花 , 更使人黯然神伤 。登楼远跳.一览万紫干红的繁花 , 本应十分高兴 , 而诗人却说这些景象使寄富在此的客人更为伤心 。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 加强丁诗作的艺术效果 。写完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 , 再说这是由于战争不息、万方多难等诸种原因造成的 , 先写果后写因 , 更有力地抒发了诗人满腹愁绪及忧国忧民的情怀 。可用以抒发流离他乡的愁恩及对国事的忧虑 。
唐代诗人 杜甫 《登楼》
欲上高楼去避愁 , 愁还陪我上高楼 。
宋·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 。这两句大意是:想要登上高楼去逃避忧愁 , 谁知道忧愁还是随着我登上高楼 。这也是辛弃疾晚年写的咏愁词 。投闲置散、“识尽愁滋味”的作者想藉登高望远摆脱一些愁苦 , 可愁苦却和他难解难分 , 形影不离 , 紧紧地跟着他上了高楼 。这说明愁苦无时不在作者身边 , 想回避而不能 , 想解脱而不得 。作者在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愁 , 构思新颖 , 表现力很强 。可化用以表现一种无可解脱的愁怀 。
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鹧鸪天》
独上高楼云渺渺 , 天涯一点青山小 。
宋·王诜(shēn身)《蝶恋花》[钟送黄昏]渺渺:悠远的样子 。这两句大意是:独上高楼遥望天涯 , 只见白云悠悠 , 青山低小 。白云悠悠 , 青山一点 , 这是一幅很开阔的画面 , 这种景物生动地衬托出楼台之高 。可用以描写高楼景观 。
宋代词人 王诜 《蝶恋花》
天涯疏影伴黄昏 , 玉笛高楼自掩门 。
清·龚鼎孽《百嘉村见梅花》 。疏影:指梅花 。这两句大意是:流落天涯的游子 , 黄昏时只有梅花相伴 , 听到高楼飞出的玉笛声 , 更愁思无限 , 只好独自掩门不听 。在天涯的一角 , 黄昏时的梅花挺着她稀疏的清姿 , 是那样的幽静 , 那样的高洁 , 又是那样的孤独 。流落天涯的游子黄昏时有梅花相伴 , 感到了气质上的相通;那高楼上飞出的悠悠笛声使他不堪卒听 , 而独自掩门则显得更加孤寂 。两句诗写尽了梅花的孤芳与游子的寂寞 。诗句全以景物的气氛来烘托人物的心境 ,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可学习此种以环境写心境的手法 , 也可直接用诗句写梅花之幽姿 , 写游子之孤寂 。
清代诗人 龚鼎孳 《百嘉村见梅花》
人生达命岂暇愁 , 且饮美酒登高楼 。高楼名言
见唐·李白《粱园吟》 。达命:通晓命运 , 不为世务所累 。岂暇愁:哪有空来发愁?这两句大意是:我对自己的仕途命运已有充分的认识.哪有时间去发愁烦恼呢?还是登高楼 , 饮美酒 , 去寻找自己的欢乐吧!诗人以“达命”者自居 , 对不合理的人生遭遇采取蔑视的态度.甚至不屑一顾 。但在旷达的字句下 , 却隐藏着诗人无法排遣的苦闷 , 因而只能借酒浇愁.登高抒怀了 。可以此二句抒发得过且过、得乐且乐的思想 , 反映对现实的不满 。
唐代诗人 李白 《粱园吟》
华厦再富丽堂皇 , 也只是坟上楼阁 。英国诗人 爱·扬格
高楼送客不能醉 , 寂寂寒江明月心 。唐代诗人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
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 。这几句大意是:昨天夜里 , 西风吹尽了树上的绿叶 , 我独自登上高楼 , 望尽通向天边的道路 。这首词写思妇的离愁 。抒情主人公通宵未眠 , 在凄冷的秋夜 , 她目睹月光“穿朱户” , 耳听“西风凋碧树” , 离愁别恨整整折磨了她一夜 。天明以后 , 她“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 , 自然还是看不到她所牵挂的人的踪迹 , 心里也更加凄苦 。这几句词情景交融 , “西风调碧树”的秋声秋景 , 烘托着思妇的愁绪;也正因为绿叶尽凋 , 才使她登楼后能望尽天涯 。望尽天涯而不见 , 自然更加惆怅 。两句以阔大的境界包容无限的愁思,不见纤柔横靡之气,在抒写离情别绪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也正因为它气象阔大 , 境界高远 , 所以近代学者王国维借用其意境,来说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须具备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种:知识要渊博 , 眼界要开阔 。
北宋词人 晏殊 《蝶恋花》
西北有高楼 , 上与浮云齐 , 交疏结绮窗 , 阿阁三重阶 。关于高楼的名言
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交疏:交错地雕刻 。结绮:指窗格上连结着美丽的花纹 。阿:四阿的略文 , 四阿指屋极四面有曲檐 , 是古代最考究的宫殿式建筑 。阁:即楼 。三重阶:指三层台阶 。这几句大意是:西北有一座巍峨的高楼 , 楼端可与浮云比齐;纵横交错的窗格上雕刻着美丽的花纹 , 四面有曲檐的阁楼有三层台阶 。~是这首诗的前四句 , 突出楼阁的高和美 , 为下文写楼上的悲歌者作反衬 。从这些描写中 , 可以看到古代建筑的宏伟和精美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工人一双手 , 平地起高楼;农民一双手 , 瘦地出香油 。
母氏系族人类住洞穴 , 父氏系族人类住高楼——这就是生殖器崇拜!相声和影视剧演员、电视脱口秀主持人 郭德纲
讲的是高来高去陆地飞腾 , 走高楼越大厦如履平地 , 横跳江河竖跳海是万丈高楼脚下踩 。评书表演艺术大师 单田芳
【形容“高楼”的诗句有哪些】长安觉得她是隔了相当的距离看这太阳里的庭院 , 从高楼上望下来 , 明晰 , 亲切 , 然而没有能力干涉 , 天井 , 树 , 曳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 , 没有话不多的一点回忆 , 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双手捧着看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 。高楼名言中国现代作家 张爱玲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 , 那人却在 , 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国学大师 王国维
高楼冥想独徘徊 , 歌哭无端纸一堆 。天壤久销奇女气 , 江关谁省暮年哀 。残编点滴残山泪 , 绝命从容绝代才 。留得秋潭仙侣曲 , (陈卧子集中有秋潭曲 , 宋让木集中有秋塘曲 。宋诗更是考证河东君前期事迹之重要资料 。陈宋两诗全文见后详引 。)人间遗恨终难裁 。国学大师,历史学家 陈寅恪 《柳如是别传》
赞美“高楼”的诗词有哪些? 1.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宋代:辛弃疾
欲上高楼去避愁 , 愁还随我上高楼 。经行几处江山改 , 多少亲朋尽白头 。
归休去 , 去归休 。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 , 得似浮云也自由 。
释义:心想到高楼上观看美景躲避忧愁 , 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 。我走过好几个地方江山都已面目全非 , 许许多多亲戚好友都已白了头 。回家退休吧 , 回到家中去休息 。难道个个都要到边塞去立功封侯?浮云飘去飘来本来没有固定之处 , 我能够像浮云那样随心来去 , 该有多么自由 。
2.最高楼·吾衰矣
宋代:辛弃疾
吾拟乞归 , 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 , 赋此骂之 。
吾衰矣 , 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 。暂忘设醴抽身去 , 未曾得米弃官归 。穆先生 , 陶县令 , 是吾师 。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 , 闲饮酒 , 醉吟诗 。千年田换八百主 , 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 , 更说甚 , 是和非!
释义:我请求辞官归隐 , 但儿子以田产还没置办为由不让辞官 , 于是写了这首词骂儿子 。我已渐渐年老 , 力尽筋疲 , 功名富贵的实现要待到何时?何况富贵功名还处处隐伏着危机 。穆生因楚王稍懈礼仪便抽身辞去 , 陶潜尚未得享俸禄就弃官而归 。穆先生、陶县令那样明达的人都是我十分崇敬的老师 。归隐后一定要将荒园修葺 , “佚老园”就是个合适的名字 。再建个亭儿取名为“亦好” , 便能闲时饮酒 , 醉时吟诗 。一块田地千年之中要换八百主人 , 一人嘴里又能插上几张饭匙 。退隐之后便一切作罢 , 何须再费口舌说什么是非得失 。
3.白帝城最高楼
唐代:杜甫
城尖径昃旌旆愁 , 独立缥缈之飞楼 。
峡坼云霾龙虎卧 , 江清日抱鼋鼍游 。
扶桑西枝对断石 , 弱水东影随长流 。
杖藜叹世者谁子 , 泣血迸空回白头 。
释义:尖峭的山城 , 崎岖的小路 , 以及插在城头的旌旗都暗自发愁 。就在这样的地方 , 孤孤单单、若隐若现地耸立着一座飞腾的高楼 。云霾隔断连绵的山峡 , 群山如同龙虎在静卧;阳光映照着清澈的江水 , 波光好像鼋鼍在浮游 。扶桑西端的树枝遥对山峡的断石 , 弱水东来的影子紧接长江的流水 。拄着藜杖感叹世事的人究竟是谁?血泪飘洒空中 , 就在我满头白发回顾的时候 。
4.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代: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 罗幕轻寒 ,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 斜光到晓穿朱户 。(双飞去 一作:双来去 离恨苦 一作:离别苦)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 山长水阔知何处?
释义: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 , 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 , 一双燕子飞去 。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 , 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 , 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 , 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 。但是高山连绵 , 碧水无尽 , 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
5.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 有人楼上愁 。
玉阶空伫立 ,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
释义: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 , 好像纺织物一般 , 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 , 触目伤心的碧绿 。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 , 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 , 徒然侍立盼望 。那回巢的鸟儿 , 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 。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
少年誓不懂愁的滋味,总喜欢登上高楼的有关诗句 1
少年不识愁滋味 ,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 为赋新词强说愁
2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晏殊 蝶恋花①
槛菊愁烟兰泣露 , ② 罗幕轻寒 , ③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  斜光到晓穿朱户 。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 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 。
【作者】991-1055 , 字同叔 ,  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 , 十四岁以神童召试 , 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 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卒谥元献 。他一生富贵优游 , 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 , 而笔调闲婉 , 理致深蕴 , 音律谐适 , 词语雅丽 , 为当时词坛耆宿 。有《珠玉词》 。
【注释】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 , 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双调 , 六十字 , 仄韵 。②槛:栏杆 。③罗幕:丝罗的帷幕 , 富贵人家所用 。④朱户:犹言朱门 , 指大户人家 。⑤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 , 通常长约一尺 , 故称尺素 , 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 ,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 中有尺素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