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民断代严重!何种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解决?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目前中国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传统农民断代,农村人才不断流失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传统农民断代,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是乡村振兴发展中重要的制约因素 。
传统农民断代严重,从哪里可以看出?
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往城镇地区转移,这种情况则会造成一 些农业发达地区的人口比例失衡,与农业相关的从业人员是不断减少,青壮年去往大城市打拼生活,老弱人群留守在农村地区,致使农村老龄化也是尤为严重 。
人口结构老龄化及其传统农民断代这些问题并不是空穴来风,其数据依据是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及其2017年国家发布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面将对这两份数据进行分析:
1、国家统计局,《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①在该报告中可知,2020年中国农民工的总量是在28560万人,其农民工的平均年龄是在41.4岁左右 。40岁以下的农民工占49.4%;
②离家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其平均年龄是在36.6岁左右,40岁的以下的农民工占66.8%,50岁以上的则占14.2% 。
【传统农民断代严重!何种原因造成的?又该如何解决?】从该组数据上可知,强壮年农民工现处于外流严重的状态,40岁以下的人选择离家外出务工的比较多,占比较大 。
2、《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根据该调查报告的内容可知,截止到2017年留在乡村地区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者55岁以上的人人口占比在33.6%,拥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3% 。
从这一组数据上清晰可知,留在乡村进行生产经营的人其存在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的情况 。乡村地区的年轻人口多数是会选择去城镇谋求更好的生活 。
从《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及其《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这两组数据报告我们不难知道,目前乡村振兴想要实施,人才振兴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村各类人才的短缺将会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年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提高,多数农村户籍的年轻人都是会想去往更大的城市进行生活 。导致现在农村青中年人口不断下降,农村老龄留守人口逐年增多 。
传统农民断代的问题日益严重了起来,现在80-90年代的人上过学,看过更好的世界,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奋斗,去改变自己命运,多数人都是不会原因回乡种田的,更何况是更为年轻的00-10后这一代的年轻人 。
长此以往将会带来土地荒芜及其空心村的情况 。人口变少,缺乏劳动力何谈未来的发展 。留守老人变多,年轻人不归家,虽说国家及其相关单位能保障其吃穿问题,但是老无所依,其精神世界将会无比空虚 。
传统农民断代严重,是何原因造成?
造成传统农民断代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就几点显著原因进行一番分析:
1、农业效益低
目前我国人均可分配到的耕地面积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农业现代化程度还未普及,生产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农户平均年收入也是很低的,收入低无法满足生活所需,所以农村年壮年就需要外出务工来增加家庭收入 。
2、生产依赖人力
目前农业机械化的普及范围是还不够广泛,农业生产还是需要依靠人力 。并且农业生产所需的机械多数使用者是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相对少数的新型农业经营实体 。普通传统农民是没有足够资金去购买大量机械设备的,农业生产种植主要还是依靠人力,整体的农业劳动强度大 。
3、农业生产有风险
①抗灾能力弱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若是在生产过程中逢自然灾害频发那么便会给生产者带来较大损失;
②市场风险则是关乎农村生产成果变现的关键,其风险越大则会导致农村增产不增收等问题 。
③生产者地位决定了生产者数量,纵观各行各业的从业者来看,农民地位是相对偏低的,各方面的社会福利也未跟上,工资低福利少自然不会有人愿意来做传统农民这一行当 。
传统农民断代影响发展,该如何解决?
“传统农民断代”这一情况的出现并未一日之寒,是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形成的问题 。想要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解决,具体介绍如下:
1、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发展及其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同时也是鼓励并支持青壮年农民工和大学生回乡创业 。
2、加速土地流转
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在转变过程中是需要他要坚持“三条底线”,深化改革创新,建立乡村振兴的用地保障机制 。
②盘活零星、分散、低效的集体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提升耕地产出效益 。
③搭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规范农户对土地 (林地) 流转、抵押等行为, 让农村产权变成农民的本钱、资源变成农民的资本,加速新型职业农民的形成 。
3、增加农民可持续性收入
提高种地农民的平均年收入,特别是平均年可支配收入 。
4、发展农村康养产业
做大乡村养老产业,吸引部分农村年轻人回乡务工,既解决农村非农就业机会问题,又使得老年人可以在当地农村实现较高物质生活和人工服务水平的养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