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生 设计人生美剧

设计人生(设计人生美剧)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问题:
是继续留在大城市继续拼搏,还是选择离开回到老家;是继续留在体制内做一名公务员,还是选择离开重头再来 。
如果你去咨询周围的人,可能会听到这样建议是:想清楚,做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决定,然后坚持下去,不要后悔 。这样的建议看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就像一种赌博,结果如何全凭运气 。在这些人的思维里,很容易把问题看成一个非黑即白 。事实上,对于前面的问题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骑驴找马,边走边看,低成本试错 。
比如你可以请假回到老家,试试看能找到什么工作;你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时间期限,尝试在体制外 。在你想去的行业,认识一些业内人士,听听他们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行业的 。自己是否依然感兴趣,或者有这个能力 。
【设计人生 设计人生美剧】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这种边走边看,低成本试错,是在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一门课里提到的方法 。这门课程是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之一,后来根据课程内容写成了一本书 。书名正是:《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 。接下里,我将两个方面,为你分享本书的核心内容:什么是人生设计,以及如何通过人生设计,过生自己想要的生活?
01什么是人生设计?
人生设计
所谓人生设计,就是像设计师一样思考,运用设计思维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过上有意义的人生 。这种设计思维包括五种基本心态,分别是保持好奇,努力实践,重新定义,专注和合作共赢 。
为什么要人生设计?
在五种基本心态里,设计师们最擅长一种心态:“重新定义” 。很多创新都源于重新定义 。在人生设计上,同样需要运用这种思维 。重新定义,你会发现人生中很多问题,都迎难而解 。比如,前面提到的一个问题:是继续留在大城市继续拼搏,还是选择离开回到老家?重新定义一下:如何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获得更多工作机会?你看,焦虑感是不是有所缓解,目标性更强了 。
这就是人生设计的价值之一:让我们摆脱思维的束缚,获得更多的人生选择 。
与设计师专注于产品不同,设计人生的焦点是工作和事业 。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工作,如果你把这些时间都浪费在自己不喜欢,甚至憎恨的工作上 。你感觉到上班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那么,你完全在浪费时间,虚度自己的光阴 。如果懂得人生设计,你或许会尝试把做好当下的工作,进而产生兴趣,掌握并精通它,甚至产生一种激情 。
这是人生设计的价值之二:让我们重获激情,获得有意义的人生 。
意识到人生设计的价值后,你可能要问:如何开始自己的人生设计呢?这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我将从七个方面为你分享;如何设计出自己热爱的生活?
02发现你当下的问题
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精心设计的人生
发现问题,这是人生设计的第一个步骤 。在设计思维中,设计师们不仅重视解决问题,而且重视发现问题 。如果你连问题都没有找到,何谈解决问题呢?
在发现问题过程中,需要辨识无法解决的“重力问题” 。所谓重力问题,指的是一种像重力一样,无法解决的问题 。(当然有一个前提条件,在地球上 。)比如,你是英语零基础,却想在一个星期内掌握英语,熟练与他人进行交流 。这显然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它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你需要尽可能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把它识别出来 。
发现自己当下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个工具:人生仪表盘 。包括四个方面,健康,工作,娱乐和爱 。实际上,这是一份你生活的综合自评表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汽车仪表盘上的测量仪 。通过汽车上的测量仪,你能了解车子的情况 。同样,通过人生仪表盘,你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
人生仪表盘
使用人生仪表盘的步骤分四步:
第一步,在仪表盘上标出你的位置,从0到完美 。可以看成: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 。
第二步:写出自己在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步:辨析它是否是重力问题
第四步:针对每一个方面做一个小结 。
这就是人生设计的第一步,认识自己,发现当下的问题 。接着来分享第二个步骤 。
03找到人生的指南针
我们占据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去的方向 。
认识自己,发现当下的问题之后,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自己人生的指南针 。具体来说,你需要做两件事:找到自己的工作观以及人生观 。
所谓工作观,也就是你工作的目的和原因 。可以通过这些问题,帮助你找到答案 。你为什么工作?工作在你的心里意味着什么?什么是好的工作?那些工作你觉得很有趣?工作的价值是什么?
所谓人生观,就是你对世界以及世界如何运行的看法 。你可以问自己这些问题:你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是什么让你的生活充满了价值?你是如何和家人,朋友,以及整个社会的人建立联系的?在你的人生中,阅历,成长和成就感重要吗?有多重要 。
如果你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就做完了这两件事:找到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 。也就意味着找到了了自己的指南针 。需要注意的是,思考一下:在你的工作观与人生观,是否存在互补或者冲突的地方,两者是否有促进作用 。最后把它们写下来,并且时不时拿出来看看 。
这是人生设计的第二步,找到人生的指南针 。接下来,就我们需要拿着指南针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之路 。
04找到你的人生之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问题是如何找到这些路 。
当你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也不知道自己目的时,边走边看,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那么如何寻找呢?有两个工具可供参考:一个是“美好时光日志”,一个是AEIOU法 。
先来说第一个工具:美好时光日志 。
在这个工具里,主要记录两部分内容 。一是活动记录:全身心投入情况以及精力状况;具体来说就是记录你感到全身心投入或者充满活力时,正在做的事情 。二是这些活动的收获 。美好时光日记这个工具,有点类似时间开销记录,或者更通俗的说法就是记流水账 。但与流水账不同,需要标识出全身心投入情况以及精力状况 。内容更详细,要求也更好 。
比如某天我的美好时光日志 。

活动:写作,全身心投入2.5小时 。收获:写作最难的其实是素材的收集 。
使用这个工具要注意:最好每天都记录,每周不少于两次 。持续记录三周,每周记录下你的感受,包括哪些活动吸引了你,哪些活动让你感到无聊 。
接着来说第二个工具:AEIOU法 。
这个工具是对美好时光日志的反思,进一步分析和聚焦,进而找到自己的路 。这个工具由五套问题组成,分别包括:
A 活动(Activities):你实际上在做什么事?是有组织、还是无组织的活动?是否扮演团队领袖,还只是参与者?E 环境(Environments):环境深深影响我们的心情 。身处足球场是一种感觉,身处大教堂又是另一种感觉 。请留意自己参与活动时,身处何方 。那是什么样的地方?带来什么样的感觉?I 互动 (Interactions):当时互动的对象是一个人还是机器?正式还是非正式?陌生的还是熟悉的互动?O 物品(Objects):你是否和任何物品或装置互动——Pad、手机还是其他?是什么物品带来或者加强了投入的感觉?U 使用者(Users):当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身旁有谁?身处什么组织内?他们带来正面还是负面的体验?
以我上面的美好时光日志为例:
A活动(Activities):我在做一个无组织的写作活动 。E 环境(Environments):最专注的是深夜,坐在书房里,戴着耳机,听着音乐 。I 互动 (Interactions):互动的是机器,也就是电脑 。O 物品(Objects):敲击键盘时,电脑屏幕出现的一行行字能让我更加投入 。U 使用者(Users):我写作的时候,没有其他人 。
这两套工具共同的目的就是让你看清楚自己走过的路,美好时光日志可以让我更加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而AEIOU法帮助我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自己的状态更好 。通过两套工具,我更加清楚自己适合写作这条路,这也是我想要的路 。
总结一下,所谓人生设计,就是像设计师一样思考,运用设计思维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过上有意义的人生 。人生设计的价值在于让我们摆脱思维的束缚,获得更多的人生选择 。让我们重获激情,获得有意义的人生 。
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呢?只需要三个步骤:一是通过人生仪表盘,发现当下的问题 。二是找到自己的人生指南针,三是通过两个工具找到人生之路 。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 。但我希望你能设计出自己的路,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