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千万不要用固态硬盘

随着半导体硅片的制程工艺 , 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 , 芯片的摩尔定律 , 已经走到尽头 。但信息社会的发展 , 网络信息量的摩尔定律依旧有效 。我们常常感觉自己存储的数据 , 用不了多久 , 就会存满所有的存储空间或者所剩无几 ,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数据的存储方式和方法呢?

现在最常用的几种存储方法有:传统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网盘 ,  更专业的也有做NAS创建磁盘阵列、或搭建私有云 , 如果对私密性和安全性没有要求那么高的 , 也可以使用网络存储空间 。
不可否认 , 现在最简单 , 可靠和性能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固态硬盘 ,  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制作而成 , 有点类似于固态U盘 , 工作的时候没有任何机械部分 。因此 , 存储和读取都是依靠电子电路完成的 ,  工作非常快速和安静 。使用固态硬盘 , 就好像我们使用USB的存储卡一样 ,  不用担心机械碰撞引起故障 , 短期内的存储可靠性是非常高的 。在固态硬盘诞生初期 ,  它就已经比同期的机械硬盘 , 工作速度更快读取更安全 , 这是由他的工作原理决定的 , 长期以来固态硬盘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 。

经过若干次的迭代 , 固态硬盘由sata接口进化为M.2接口 , 速度提升更为明显 。目前读取和写入速度已经为机械硬盘的十几倍 。因此 , 从数据读写速度上来说 , 固态硬盘远远超过机械硬盘 。从寿命上来说 , 固态硬盘虽然也有所谓的使用寿命 , 但一般比较正规的固态硬盘都可以轻松地达到厂家标称的全寿命周期 。在固态硬盘进入民用市场初期 , 由于高昂的价格 , 一般人使用比较少 。但目前由于市场普及和技术发展 , 固态硬盘越来越便宜 , 因此相比机械硬盘 , 固态硬盘作为电脑的系统盘和存储盘使用非常合适 , 越来越多被应用到个人电脑上 。
机械硬盘从电脑进入我国不久 , 就普及到普通个人PC上 , 目前为止 , 机械硬盘仍然没有被其他存储方式完全取代 , 这说明机械硬盘自然有它存在的意义 。首先 , 机械硬盘虽然寿命限于机械和电子两方面的原因影响 , 使用体验上 , 寿命不如固态硬盘 , 但从单位存贮成本看 , 机械硬盘仍有固态硬盘无法取代的优势 ,  目前比较便宜的固态硬盘1TB价格在¥600以上而机械硬盘4TB也才¥400 , 成本优势明显 。
本人曾经在大工作量的公司网站数据服务器上 , 同时使用过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 。在初期仅使用机械硬盘作为服务器系统和数据盘时期 , 每隔几个月就要去进行数据维护和备份 , 经常会出现硬盘故障和数据丢失 。后期采用固态硬盘以后基本上半年一年才去维护一次 , 维护主要是软件和网络攻击等原因 , 固态硬盘很少出现硬盘故障 。十年前买的固态硬盘 , 目前依然在压力很大的网站服务器上正常工作 。这说明固态硬盘虽然有工作寿命 , 但一般情况下 , 只要不去插拔通断电 , 极少出现故障 。
这个经验实际上是服务器托管服务商的运维工程师私下告诉我的 , 他们托管的服务器有几千台 , 在使用固态硬盘以前服务器维护工作量极大 , 建议客户更换固态硬盘后维护量急剧下降 。
可以看得出 , 固态硬盘在一直通电的情况下 , 工作是非常稳定的 , 但是固态硬盘如果经常插拔通断电 , 可能会造成接口电冲击等情况 , 损坏固态硬盘 , 这种损坏一旦发生 , 很难修复 , 也无法读取和恢复数据 , 这是由固态硬盘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
从九二年开始 , 本人在电脑上直接通电使用过的机械硬盘 , 寿命没有超过五年时间的 。最早期 , 一般不到一年就会坏 , 好在当时硬盘厂商有一年内包换的服务 , 可以免费换新 , 但数据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机械硬盘的寿命和通电时间 , 以及马达运行时间 , 磁头读写时间均有关系 , 因此如果数据存储后 , 硬盘少通电和少运行 , 寿命一般会比较长 。所以如果希望将数据长期可靠存储在机械硬盘上 , 存储好数据的机械硬盘 , 减少通电次数和时间应当会更妥当一点 , 这样硬盘寿命会长很多 。
所以目前我使用机械硬盘作为数据仓库 , 在确定数据不再修改后就备份到机械硬盘上 ,  机械硬盘使用可插拔式硬盘架 , 存储完了以后就断电保存 , 电脑上系统盘和临时保存的存储空间都是用固态硬盘 , 并且选用目前速度最快和质量最好的固态硬盘 , 这样可以保证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
在外出时可以考虑带一个便携的USB固态硬盘盒 , 可以考虑买最快速的类型 , 比如雷电口或者USB4.0接口的M.2硬盘盒 , 这样可以兼顾可靠性和速度 , 一般短期外出产生的数据 , 固态硬盘基本可以满足存储容量需求 , 返回后可以使用机械硬盘备份 。

那么有没有必要使用那NAS和磁盘阵列? 这个我不建议个人用户使用 。还举我们的服务器例子 , 我们曾经在服务器上使用过硬盘阵列 , 以提高存储和读取速度以及可靠性 。但使用中发现 , 出问题最多的就是硬盘阵列 , 尽管硬盘阵列号称可以避免磁盘损坏造成的数据错误 , 但前提是你必须得是专业技术人员 , 知道如何去恢复错误和维护磁盘阵列 , 这个工作量有时候非常大 , 也极为麻烦 , 如果不是特别需要 , 建议非专业人员不要考虑 。如果仅仅是机械硬盘的磁盘阵列 , 还不如使用性能更好一点的固态硬盘来得更好 。
个人使用不建议使用NAS ,  NAS的问题和磁盘阵列类似 , 而且 , 由于受限于家用网络速度 , 使用NAS硬盘组 , 反而不如直接使用雷电接口 , 或者是USB接口挂接硬盘速度更快 。目前家用常见的千兆网环境下 , NAS最快的读写速度也就是80到100m/s左右 。当然如果需要多人共享数据就另说 。工作室多人共享数据 , 为了提高速度 , 可以采用万兆网的NAS , 当然成本也会直线上升 。而且在NAS内的硬盘是长期通电状态 , 工作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
总而言之 , 主要是存储数据用途的硬盘 , 不管是固态硬盘还是机械硬盘 , 数据可靠性都是有问题的 , 因此 , 良好的备份习惯 , 是保证数据信息安全的唯一出路 。最好的办法是 , 每一份数据都备份在两个以上介质内 ,  以我多年的经验知道 , 数据安全比速度和便捷性更重要 。
至于网盘和云空间 ,  我们基本上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被网络公司运营的存储空间 。尽管网络公司声称可以为我们的数据安全作保证 , 在使用中我们也感觉得到 , 大部分情况我们存储的数据可靠性还是很高的 , 甚至比我们自己用硬盘还要方便和可靠一点 , 但谁能保证 , 除了自己以外 , 还有没有人 , 能够看得到和使用我们的数据呢?
网盘空间不是不能用 ,  我们可以存放一些没有隐私安全问题的数据 。比如说 , 我们下载的视频、影片、歌曲等 , 对我们完全没有什么隐私泄露威胁的内容 。
相对于公开营运的网络空间 , 我们的私有云安全性会相对好一点 , 但只要数据挂在公网上 , 都会有隐私安全的问题 , 因此小心没大碍 , 尽量不要把重要的隐私数据存放在云盘里面 , 这个是每个人都要注意的!
另外再说一下 , 机械硬盘的故障通常是磁盘坏道 , 这个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 , 通常你有机会提前发现 , 恢复和抢救大部分数据 , 即使是电路和机械故障 , 也有办法换主板和马达磁头恢复数据 , 虽然代价会很高 , 但一旦固态硬盘故障 , 大多数情况下基本没有办法恢复数据 , 所以从数据可靠性看机械硬盘做长期的数据存储 , 会更有可靠性优势 。
【笔记本千万不要用固态硬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