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优秀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目标设计

本诗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 。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鸳鸯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下面小编带来孔雀东南飞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教学目标】
1、试着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悲剧的底因,即探究刘兰芝婆媳关系 。
2、积累重要的虚词用法和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 。
2、难点:
探究主人公悲剧的底因 。
【教学方法】
探究法 。
【教学时数】
共3课时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搜集《孔雀东南飞》研究综述类文章进行阅读 。1、让学生预习、翻译、自学课文 , 自行识记生字、生词和字音,落实本文的重点实词“相、自、见”的用法和意义 。
2、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或上网检索汉乐府的特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
3、为学生提供几篇有关本课的教研文章,让学生开阔眼界,同时了解研究类文章的写作模式 。本教案系研究性学习方案,旨在培养学生自读习惯和探究意识 。搞好预学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尤其是古文 。导语设计 设计一:爱情是人类最美丽的情感,也是世界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 。古今中外比比皆是:诗经有之、汉乐府有之、唐诗宋词有之、明清小说有之,但丁笔下有之、莎士比亚笔下有之、巴尔扎克笔下有之、托尔斯泰笔下有之、曹雪芹笔下有之、琼瑶笔下有之,或悲或喜的爱情感动着人们 。下面请看一首爱情誓言:《上邪yé》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 冬雷震震 ,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梁祝化蝶、唐伯虎点秋香都是熟知的爱情故事,今天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 。
设计二:播放歌曲《孔雀东南飞》MTV:
一个人不妨多有几许惆怅
只要不再有这出悲剧
一个人不妨多有几回犹豫
只要不再有这出悲剧
莫让那悲剧又重演
那悲剧又重演
眼前温柔的灵魂
岂不是梦中的倩影
为什么无可奈何
只当她是窗外一朵浪漫的云
几千年来的故事
竟不曾唤醒犹豫的你
为什么无可奈何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刚才播放的是包美圣的歌曲《孔雀东南飞》,曲调缠绵悱恻,令我们为之伤感 。那么,这对恩爱夫妻──焦仲卿、刘兰芝──缘何分手呢? 学生试着解读《上邪》 。
天啊!我想和您相亲相爱,要使爱情永远不衰竭 。高山失去山头,江水完全枯竭,冬天雷鸣夏天下雪,天地合在一起,才肯和您断绝! 以爱情这个世界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引出课题;以古诗引出本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感染力 。解题及文学常识 请学生解说检索到的“汉乐府的特点” “汉乐府的特点”: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设立的音乐机构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之用 。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
《玉台新咏》由南朝陈朝徐陵编选 , 是《诗经》、《楚辞》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 。
本诗开头两句(第一段)游离开情节之外,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能删 。这是民歌习用的起兴手法 。它为全诗制造一种徘徊顾恋的情调,又有提摄全篇、引出下文的作用 。
第二段从13岁说到17岁,一一道来,是否太烦琐?它与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明确:不烦琐 。这是一种铺陈手法,称为“赋” 。
本文选自南朝宋代徐陵编《玉台新咏》 , 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沈归愚称之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积累出习惯,习惯出能力 , 能力出成绩 。模拟人物讲述情节 幸福的爱情是相似的,不幸的爱情各有各的不幸 。请从模拟文中某个人物的视角按“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用现代汉语把《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故事讲给大家听 依照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 将全诗分成五部分 , 并给各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
第一种划分法:第一部分(一至二段)兰芝自诉开端揭示矛盾;
第二部分(三至十二段)遭遣盟誓发展推进矛盾;
第三部分(十三至二十二段)被迫改嫁继续发展继续推进矛盾;
第四部分(二十三至三十二段)双双殉情高潮矛盾进入顶峰;
第五部分(三十三段)鸳鸯和鸣结局解决矛盾;
(如有遗漏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
第二种划分法: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 。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5自然段)──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夫妻誓别(6~12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自然段)──故事的高潮;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自然段)──故事的尾声 。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 , 也可以说按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整体感知情节,梳理文章的结构 。拟标题就是锻炼学生概括能力 。落实重要虚词用法 请一、二、三组的同学结合具体事例分别归纳“相”“自”“见”的用法 , 请第四组的同学评判 。要求学生列表比照记忆 。文化常识积累 “五更”知识 具体见联系举隅表格 也系积累生活常识 分析人物形象 形象塑造是文学创造的重要任务,本文成功地塑造了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 。请同学简要分析鉴赏文章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刘兰芝:勤劳善良、美丽贤惠、知书达礼、多才多艺 。追求爱情婚姻的自由,维护自己人格尊严 。忍让既是美德又是缺点 。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焦仲卿:大孝子,忠于爱情,有反抗精神 。有懦弱和服从的弱点 。
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温柔、贤淑、勤劳,自尊、自信、自重,有礼、有节、有度,有情、有义、有心 。忠贞而有反抗精神
焦母:她是一个反面人物,在诗中 , 她是封建旧礼教的代表人物 。她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 。她无视焦、刘的爱情,折磨兰芝,威逼利诱仲卿 。是一个摧残青年、摧残爱情的封建家长 。
焦仲卿:忠于爱情,而不敢直接反抗,忍辱负重,但胆小怕事 。委曲求全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坚贞不逾“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叛逆精神 。焦仲卿:温情、软弱,愚孝,忠贞 。抓住人物在文中的具体行为表现,来分析人物的心里及思想感情 。深度感悟文本 重点研究分析悲剧的底因,即探幽刘兰芝婆媳关系 文中兰芝被休原因的字样: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
【孔雀东南飞优秀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目标设计】【孔雀东南飞优秀教案设计 孔雀东南飞教学目标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