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在100左右的古诗词有哪些?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爱莲说》
周敦颐(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晋陶渊明独爱菊 。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 花之君子者也 。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字数在100左右的古诗词有哪些《登黄鹤楼》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爱莲说》周敦颐(宋代)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
晋陶渊明独爱菊 。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 花之君子者也 。
噫!菊之爱 ,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要一首一千五百字左右的诗词大哥,你要求也太高了,琵琶行长恨歌这都算是长的了 , 也没有那么多字啊……格律:古典诗歌形式要求的总称 。
“格”,就是格式 , 包括某一诗体的句数、每句的字数、节奏、某些句子的格式(句式)、对仗(类似修辞的“对偶”)等;“律”,就是音律,包括每句各字的平仄(声调高低)、某句的押韵、用韵的要求等 。
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律诗,包括绝句 。
从字数上看 , 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 。
四言诗和六言诗很少见 。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简单的说,凡是不依照近体诗的格律来写,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 , 都是古体诗(本书不论) 。
近体诗大致分为三种:律诗,排律,绝句 。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意思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 。
【字数在100左右的古诗词有哪些?】律诗的韵、平仄、对仗等,虽有许多讲究,但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⑴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⑵ 都押平声韵;⑶ 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⑷ 每首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 , 如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就是一百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 就是一千字 。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 , 所以又叫排律 。
绝句的字数比律诗少一半,在形式上就等于半首律诗,所以格律要求和律诗一样 。
(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类 。
本文只谈律绝)具体的请看下面的网页,应该有你要的知识:)
席慕容的诗歌(字数少点)加赏析(百字左右)乡愁 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 , 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廓 , 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 。
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 。
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 。
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 。
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 。
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哪些古诗词字数在100以上,112以下古诗分类《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
这是一种分法 。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 , 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
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 , 七言诗 。
唐代以后 , 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
[编辑本段]古体和近体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 。
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 , 因此 , 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
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 。
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 。
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
我们可以说 。
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
[编辑本段]乐府诗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
魏晋和唐 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
例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乐府诗 。
乐府产生於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
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 。
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 。
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 , 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 。
词大概产生於盛唐 。
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 。
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
[编辑本段]近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
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 。
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
绝句又叫"截句" 。
绝句可对仗 , 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 , 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 。
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
词分类大致有5种:1、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 , 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
2、按音乐性质分,词可分为令、引、慢、三台、序子 、法曲、大曲、缠令、诸宫调九种 。
3、按拍节分,常见有四种:令,也称小令,拍节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长之的;近 , 以音调相近 , 从而引长的;慢,引而愈长的 。
4、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
5、按词牌分 。
教师礼赞 诗歌或散文形式 字数100以内教师礼赞深夜的窗口数你的灯光最亮,清晨的路上数你行的最早,三尺讲台上数你最风流 。
这就是你——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你别无所求,只想把知识传授给可爱的学生,你别无所爱,只想把全部的身心扑到你心爱的事业当中 。
从青春年华 , 到白发苍苍,几十年如一日,你怀着对党 , 你人民,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踏出了人生亮丽的轨迹! 教室是你的家园,讲台是你的舞台,教科书是你领路的明灯,学生就是你可爱的孩子 。
每当新一年的学生来了 , 你会伸出双手欢迎,毕业了的学生会让你含泪相送 。
你把知识传授给了他们 , 才能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你教给了他们怎样做人,才使他们对社会有更多的贡献 。
你是辛勤的园?。瓮畔驶埃瓮盘依罘曳迹⌒⌒〉慕淌依铮悄憬袒崃怂窃跹聪伦约旱拿?nbsp;, 是你把整个世界溶入他们的心灵 。
从零开始,从此出发,一批批的学生就是在你的搀扶下,挎上了奔驰的俊马! 小小的粉笔就是你的双手,描绘出了你心中的蓝图 。
上课的铃声就是你征程上的冲锋号角 , 一路走来把汗水抛在身后 。
你会为学生优异的成绩感到高兴,你也会为差等的学生耐心的讲解,这全都是你的孩子 , 你舍不得把哪一个拉下 。
为了孩子你废寝忘食,为了孩子你鞠躬尽瘁,为了孩子你把心都给了他们 。
就是这样,你把自己燃烧起来,就是这样你把光明留给大家,你无怨无悔,你甘心付出! 多少个日日夜夜你无眠,多少回风风雨雨你闯过 。
把知识留下来,把精彩送别人 。
这就是你,我敬爱的人民教师!你会为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插上知识的翅膀,你会把顽皮的学生教育成材,一路的酸甜苦辣,一路的欢声笑语 , 一声的感激,会让你甜蜜永久 。
许多年过去,当你看到围在你身边的学生的时候 , 你会含着激动的泪花,一一的牵着他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
当你看到他们学有所成的时候 , 你会再给他们鼓励的话语 。
一个小小的心愿,让你看到芬芳的桃李,一句真挚的话语,会让你心存久远 。
你就是这样无私无悔,你就是这样燃烧着自己 。
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觉得一生的心血没有白废,一生的汗水没有白流,你会因此为自豪,你会因此为光荣,你会对所有的人说:我自豪,我是人民教师!再加工加工,就100字以内了,不知你满意否,呵呵
字数少的古诗要30首古诗词赏析 1《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 。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
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 。
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
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 , 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
被历代诗人公认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
2《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这首小诗 , 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 。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 , 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 , 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
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
3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 , 动人心弦 。
明代胡应麟推重此诗精光万丈 , 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紧扣夔州特定环境 。
首联对起,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奇妙无比 。
颔联在写景的同时 , 深沉地抒发了情怀,透过沉郁苍凉的对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 。
四句诗闻与见,山和水,两两间隔,妙语天成 。
后四句写登高时触发的感慨,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
颈联从纵(时间、“百年”)、横(空间、“万里”)两方面着手,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使人深深感到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脉搏,并和上联的“无边”、“不尽”,在意境上互为呼应 。
尾联也以对作结,并分承五六两句,盖久客则艰苦备尝,多病则潦倒日甚,所以白发频添,酒杯难举,同时点出了此时艰难正是潦倒不堪的根源,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
4 《秋兴》(二)杜甫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 。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
这首诗章法严密:从白天写到日暮,从日暮写到天黑,从月光的移动写出时间的消逝 。
这是时间的结构 。
另外还有一个空间的结构:第一首几乎全是写夔州的秋天 , 只有“故园心”三个字遥遥呼唤了长安;到第二首中,“每依北斗望京华”是长安,“画省香炉违伏枕”也是长安,对长安的怀念开始一点点地增加 。
杜甫不是只用理性来安排他的结构,他是随着他感情的感发来写他对长安之思念的 。
从现实夔州的秋天一直写到心中往昔长安的春日,杜甫的描写既反映了现实又超脱出现实 。
他不被现实的一事一物所拘限,就好像蜂之酿蜜,那蜜虽然采自百花,却已不属于百花中的任何一种 。
5《秋兴》(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 , 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 。
其气概和风韵 , 堪称压卷 。
起笔两句,最称警挺,已摄秋景之神 。
前两联极写绝塞萧森秋景,有笼盖八章之势 。
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凄紧 。
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 。
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到夔府的往复 。
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 。
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
6《春夜喜雨》杜 甫 好 雨 知 时 节,当 春 乃 发 生 。
随 风 潜 入 夜,润 物 细 无 声 。
野 径 云 俱 黑,江 船 火 独 明 。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 。
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的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 。
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 , 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 。
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 。
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 。
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 。
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
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
7凉州...
怎么改编古诗?(要求字数不变)给你我一个同学填的《思花赋》吧!《思花赋》月泻花丛戏蝶舞,流萤魅影浴娇莺;波光柔影沉虹梦, 锦鲤揽月藻荇间 。
人道花妖青柳艳,我言柳文俊芷兰 。
写予所思思云秀,为吾所欲欲芳沁 。
清露湿衣何足惜?踏雪寻芳意无违 。
改编的话,关键是要确定好中心思想 , 比如说你想改编成思乡类的,就可以多去找一找关于思乡的词语,再多去涉猎一些关于这一类的诗词或比较古香古色的文章 。
找的词语一定不要偏离你所想的……在刚开始可能词汇不是很丰富,那么就可以化用一些诗词里的词语 , 像红楼梦里黛玉他们进行联诗游戏的时候,也有化用一些诗句的……还有,即使化用,也不能全部抄,应该有一点自己的感情和表达在里面,全部抄就没意思了……再上一点境界的话,就最好是自己写啦 , 写不好没关系 , 让死党评价一下 , 再进行改正就好了 。
像我这个同学 , 很厉害……但也有很多很幼稚的诗词 , 这种事情都是一点一点进步的……
求主席的诗词5首 最好字数少一点1、西江月.井冈山(1928 秋) 山下旌旗在望 , 山头鼓角相闻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
【注释】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
岿(kui1)然:高峻独立 。
黄洋界(gai4):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
2、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1930.02) 漫天皆白 , 雪里行军情更迫 。
头上高山 , 风卷红旗过大关 。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
命令昨颁 , 十万工农下吉安 。
【注释】减字木兰花:词牌名,由木兰花令(词牌)减字变韵而成 。
广昌:江西南丰县南,抚水上游西北岸 。
情更迫:原作"无翠柏" 。
吉安:现为市,在江西中部 , 赣江西岸 。
3、采桑子 重阳 (1929.10) 人生易老天难老 , 岁岁重阳 。
今又重阳 , 战地黄花分外香 。
一年一度秋风劲 , 不似春光 。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注释】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 。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 。
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4、 十六字令 山 , 快马加鞭未下鞍 。
惊回首 , 离天三尺三 。
5、七律 和柳亚子先生(1949.04.29) 饮茶粤海未能忘 , 索句渝州叶正黄 。
三十一年还旧国 , 落花时节读华章 。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
【注释】柳亚子:名弃疾 , 字安如,号亚子,江苏吴江人 。
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搞革命 , 后来成为国民党左派 。
一九五八年病逝于北京 。
著有《磨剑房诗词集》 。
饮茶粤海:指柳亚子和于一九二五年至二六年间在广州的交往 。
索句渝州:指四五年在重庆柳亚子索讨诗作 , 书《沁园春·雪》以赠 。
牢骚: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夜柳亚子作《感事呈一首》,也就是诗中的"华章",称要回家乡分湖隐居 。
见附诗 。
昆明池: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 。
昆明湖取名于汉武帝在长安凿的昆明池 。
富春江:东汉初年,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 。
-- 展开阅读全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