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纸牌游戏规则 挖坑怎么玩


“喂?今晚吃饭甭管我,我和几个伙计有些事情坐一坐就回来咧 。”
“噢,知道了,你就把自个儿耍好,今晚最好就别回来了!”
【挖坑纸牌游戏规则 挖坑怎么玩】 娃他妈每每抛下这么一句硬生生的话就给我把电话挂了 。而每当出现这样的对白 , 多半是我们那群伙计们晚上又有“坑局”了 。这里所说的坑,即挖坑,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帮庄稼人在地里挖个沟沟渠渠填埋肥料什么的,而是陕西民间最为盛行的一种纸牌游戏罢了 。
平日身在牌场,犹如披甲上阵,只顾盯着自己手里的牌 , 心里念叨着没见到的牌,盘算着别人手里的牌,再猜测着炸弹可能出现的牌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或短兵相接,或白刃相见 。在这十面埋伏的角斗场里厮杀近十载,竟也没有一点闲工夫去琢磨这挖坑到底是起源于何时,又是何人立下的规矩 。
今夜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按理来说是最适合挖坑消遣的时候了 。一时兴起,接连几个电话拨过去 , 不是和老婆孩子已经热炕头的 , 就是还苦逼地坐在办公室里加班的 。失落之余,燃起一根闷烟,竟有了对这坚持多年的癖好静下心来捋一捋的想法 。
网上搜誊了很久 , 竟也没能查到它的前世今生,那还是整理一下乾县人挖坑的技法及我这些年来的一些挖坑心得好了 。等我老去健忘的某一天,还可以顺着此文的线索寻回我曾经年轻时的蛛丝马迹 。
一副扑克共54张 , 去掉四个A,一个2、一个3和一个4,最后剩余47张,于是挖坑的道具就备齐了 。同样为挖坑,它也同源远流长的国粹——麻将一样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存在着诸多流派,我本文所阐述的挖坑 , 均泛指流行于我老家陕西乾县一带的玩法 。以至于偶尔牌场上碰到几个生面孔,虽已约定了挖坑消遣,但“挂面调醋,有盐(言)在百思特网先”的派系再确认,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否则一旦战场相见,你打你的太极,我耍我的大刀,岂不乱了章法,伤了和气 , 扫了雅兴 。
挖坑分为三人挖坑和五人挖坑两种模式,对于五人挖坑,乾县人又俗称“5家抱”,指的是5人参战 , 两人两人一家,其余一人一家 。拼杀期间,要么一人自立门户为一家,要么和上家或下家轮流组合为一家 。时而对头,时而盟友,游戏也更为有趣 。然而这两种模式只是在组队人数、决策参谋及战果分配方面有所差异,其余的玩法却都是一致的 。
摘出来的47张牌洗匀之后 , 任意翻开一张牌,有牌码的一面朝上插在中间(这张翻开的牌俗称“档拐牌”),接着每家逆时针轮流抓够14张牌,直到最后只留5张底牌(即坑牌)时暂停抓牌,此时谁接到了那张“档拐牌”,谁便首先拥有了是否要挖起来那5张坑牌的话语权 。
当然,你若接到了档拐牌 , 却手里没有诸如大小王或3、2、红桃4等虎将精兵,那么还是不挖为好,这时候挖坑的权杖便按着逆时针的方向传给了下家,以此类推,直到有人冒尖挖起了那5张百思特网坑牌,至此三国鼎立 , 谁是曹魏,谁是孙刘,天下版图初定 。这时候挖牌的一家自立门户,其余两家结盟抗敌,于是斗智斗勇的厮杀也便即将正式开始了 。至于这个坑是给自己挖的,还是给敌军挖的,一切以最后的胜负来定论 。而这也便是挖坑这一称谓的由来 。
到了真正打牌的这一环节,大小、出牌顺序以及胜负的判定规则必然是要烂熟于心的 。挖坑对于花色无要求(红桃4除外) , 而大小顺序分别为:3最大 , 2次之,K再次之,继而连续往下倒推,直至4最小 , 而大小王的地位相当 , 二者无大小之分,均是一张万能牌 , 是人们心中的香饽饽,它们可以顶替任意一张牌和其它牌组合出牌,但是却不能单出,所以单独谈论它们的大小也就毫无意义了 。
大小搞清楚之后,便是出牌形式了,出牌形式分为单牌、对子、连牌、炸弹、火箭五种 。单牌故名思意,一张一张地单独出,按照大小顺序,谁大谁胜;对子又分为两对,三对,即两个或三个数字一样的牌;所谓连牌 , 从4到K任何连续的数字组合起来便是,但最少必须保证三连才行,当然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例如445566,或555666777也都归属于连牌的范畴,俗话又称此为“蹦蹦车”或“大蹦蹦车”;而炸弹即5~K之间四个一样数字的牌组合在一起的称谓(2、3、4三个牌只要有三个相同数字同时出现时也为炸弹),其大小参照单牌的大小规则 。最后要登场的便是火箭了,火箭指的是两张王牌在一起碰面的情况,可以称得上是超级炸弹,威力与两个普通炸弹相当 。对于单牌、连牌、炸弹,对方出什么,要么你对应地按大小规则及组合形式应战,要么暂时弃权 , 让对方继续再蹦跶一会儿 。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那便是炸弹可以越位炸掉任意一张单牌或连牌 , 而刚才所提到的火箭,更是王中之王,可以瞬间秒杀全场,且最终一个火箭的“投放”成功,便可以赢得两倍于普通炸弹、四倍于整场无炸弹时取胜的筹码 。
规则懂了,那接下来便是出牌喽,谁拿红桃4谁首先出牌,谁先把手头的牌打完谁为胜 。至于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战斗落下帷幕之后,按照游戏规则清理战果的时候了 , 不管是谁扔出来的炸弹或者火箭 , 只要打到桌面上的都算数,决定最终是谁割地赔款 , 是谁坐等收租的,还是得看谁眼色亮、配合好、跑的快喽 。
挖坑的伙计们常说:“牌场险恶,随处是坑,且行且珍惜” 。不是吗?就有一些人,手拿一把好牌 , 就是不挖,死活都不挖,等你挖的时候,却把你一脚踢到“坑”里 。至于有些连王、3、2都没有或者很少 , 满手都是一把“散牌”的人,反而有时候却毫不犹豫地百思特网挖起坑牌,这种莽夫做法,只能说是在拼"运气",企图侥幸挖到好牌 , 从而使得自己在牌场起死回生 , 这种情况也多半是"气急败坏,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理使然 。其实与其如此,倒还不如适时的放弃,拉一位盟友并肩坐战,再想方设法把那个“胆大的”推到坑里去,或许这样取胜的概率还能更大一些 。因为毕竟底下的5张"坑牌,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挖坑,其中一个人戏称:挖坑即人生,牌品即人品 。当时觉得颇有些上纲上线的意思 , 纯属瞎扯 。然而静下心来,回望这近十载的挖坑史,也可谓阅人不少,若按他当时的说法去一一印证,现在咂摸起来,似乎还真有些道理 。
常常不管不顾,鲁莽去挖坑牌的人,日常处事也多是火急火燎,急于求成之辈;常常放弃去挖坑牌的人,日常生活中也多半是思想保守,畏首畏尾的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时不时和盟友眉目传情,熟谙小动作的人,往往平日里也是圆滑世故,占得了不少小便宜的人;而只顾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牌,一心只想着把自己手里牌打完的人,则大多是“各人自扫门前雪 , 不管他人瓦上霜”的闭门书生;再至于一输牌就动辄面红耳赤 , 耍赖不认账的 , 现实生活中也多是不可深交之徒 。
我非圣贤,虽不完全属于上述甲乙丙丁中的一类 , 但也不是拿得起、放得下,掌握了分寸,拿捏住火候的真君子 。挖坑即人生,牌品即人品 。但愿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随着牌龄的增长,我可以朝着到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及的“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 , 去留无意”的人生境界去靠拢 。
常常想象着一个场景:若干年后,几个糟老头子住在同一个养老院,终日喝茶、斗嘴、挖坑、晒太阳,何尝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人嘛,就这么一生 , 我也就这么点小癖好,偶尔偷得浮生半日闲,在把握住分寸、受得住底线的前提下 , 我想还是让我继续将这份爱好保留下去吧 。
就在思绪快要梳理的差不多的时候,伙计们的那个群里又热闹了起来 。想着有些日子没聚了,要么明晚再给娃他妈报备一回,去和伙计们去坐一坐好了 。
现在我已经习惯了她嘴上的埋怨,内心的默许 。每每想起晚归时她所给我留的那盏灯 , 一种莫名的幸福感便会在心底散发开来 。
二零一八年五月二十六日夜,白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