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狮东吼的典故出自哪里

【河狮东吼的典故出自哪里】成语“河东狮吼”典故出自新洲 。这个故事出自北宋时期的龙丘,即今湖北、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 。北宋有一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亮有一儿子叫陈慥,此人狂放不羁,傲视世间,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尽管是官宦之后,不坐车 , 不载官帽,隐居龙丘 。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 。元丰三年 ,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两人系成为好友 。陈慥在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 , 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而陈慥的妻子柳氏 , 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 , 就醋性大发 。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弄得陈慥很是尴尬 。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 ,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 。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 。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 。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 。

    推荐阅读